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战争电影!战争面前,生命太渺小!
坚持自己内心的信仰,就有可能成就一个传奇!
《血战钢锯岭》由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作为法西斯政权中重要成员的日本,其战争之势已是强弩之末。
1945年,决定这场战争局势走向的战役被命运安排在日本冲绳岛。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致使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热血报国,投身军旅前往地势凶险,易守难攻的钢锯岭。
影片的核心是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力量,能动地帮助我们渡过劫难,寻找正确的人生价值。
虽然最后在钢锯岭上,德斯蒙德摸了枪,但依然是为了救人。这是不是说信仰的精神反馈并不与死板的行动规矩想背离?
人无信仰不立,每个人的信仰都值得被尊敬。
该片对男主德斯蒙德和女主的爱情故事描述很简单,却不失精华。
男女主的相遇,用面对心动女孩子的羞涩无所适从,和陈辞滥调的土味情话,演绎了什么叫做一见钟情。
得知德斯蒙德决心要参军时,不希望自己丈夫上战场的多萝西还是选择支持他;德斯蒙德被剥夺假期无法与多萝西完婚时,她选择相信他。影片中的细节,往往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真挚的爱情的缩影。
当多萝西被视为一生的挚爱,“我想平安回来见你”,也成为德斯蒙德在战场上的信仰。那本多萝西送给德斯蒙德的圣经,包含着两人无与伦比的爱情和支撑德斯蒙德回家的希望。
本片的战争场面是特别震撼的,广角镜头拍摄大型武器,彰显它的巨大威力和对生命的无情。一炮打响,寸草不生。
就好比看了我国的抗日神剧之后,我们打日本鬼子有一种暗爽的心态,但是真正的战争是流血牺牲,谁会渴望战争呢?
这是一种很传统的拍摄手法,大部分恐怖片都会采用。特写镜头对角色刚躲避一次危险后,脸上惊惶不定的表情的捕捉,跟随角色的目光进行镜头的移动,而下一秒的镜头就是新一轮未知的危险,这样更能带动观众身临其境,与主角感同身受。
该片有一个特点,在讲述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同时,也有该方所做出策略的牺牲。影片中美军的军舰支援,日军的人海战术等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也有惨痛的代价。
他在枪林弹雨里忙活了十几个小时而毫发无伤。事后还有自称狙击手的日本俘虏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子弹都会卡壳。
导演梅尔•吉布森利用应接不暇的战争场景赋予影片很强的张力和紧迫感,但不难看出导演有意夸张历史事实,就如钢锯岭的垂直高度被夸张化,这降低了影片的可信度。
但电影本身终归是讲述信仰,导演用大部分的镜头表达出德斯蒙德坚持信仰克服磨难,以及在钢锯岭上的伟大壮举。却对他为何如此尊崇信仰的原因描述地有点拖沓,是对儿时误伤哥哥的懊悔?母亲的劝告?还是对父亲嗜酒的厌恶
总之,电影很燃,当你抱着真人真事的眼光去感受这部电影中的个人魅力时,会是你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02:19:21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点击一下,稍作等待,视频缓冲中(大约5s)
—--The End--—
我们提供的资源都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